全球改善程度仍遠低于 2020 年前的水平。2015 年至 2019 年期間,無法獲得電力的人口每年平均減少 8000 萬。這種放緩主要是由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在同一時期實現了全民使用電力。不過,目前約 80% 的無法獲得電力的國家的改善程度仍低于 2010 年代末。目前的改善速度遠低于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7.1 目標(即到 2030 年實現全民使用電力)所需的速度,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無法獲得電力的人口平均減少速度比現在快十倍。
亞洲發(fā)展中國家在擴大電力供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過去十年中已有超過 5 億人獲得電力供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在 2021 年至 2022 年間均實現了全民用電,孟加拉國在 2023 年也實現了這一里程碑。該地區(qū) 70% 以上的國家已實現 90% 以上的電力供應。隨著這些國家接近全民用電,由于連接最后一英里人口的努力更具挑戰(zhàn)性,進展有所放緩。截至 2023 年,該地區(qū)仍有約 1.07 億人無法獲得電力,其中大部分在巴基斯坦、緬甸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同樣,在拉丁美洲,除海地以外的大多數國家都已實現高水平的電氣化,但覆蓋最偏遠地區(qū)和土著人口的電氣化難度比預想的要大,但在疫情爆發(fā)后停滯不前之后,2023年又恢復了進展。
最嚴重的缺口仍存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全球 80% 的無電人口生活在那里。在經歷了三年的倒退之后,2023 年恢復了進展,這得益于電網連接的加速、太陽能家庭系統(tǒng)部署的持續(xù)增長,以及在較小程度上新的微電網的發(fā)展。2023 年,6 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仍然缺乏電力供應,這一數字高于 2019 年。即使按照初步報告顯示,2024 年繼續(xù)取得進展,到今年年底,該地區(qū)無法獲得電力的人數仍將略高于 2019 年。
2023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新增電力連接數量達到 650 多萬,自 2021 年低谷以來增長了 60%,略低于 2019 年的約 700 萬。在擴大電力供應方面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對經濟復蘇的貢獻最大,加納、尼日利亞和烏干達等國電網連接的單年顯著改善推動了經濟反彈。自 2020-2022 年低谷以來,這三個國家新增電網連接數量增加了一倍多,達到甚至超過了危機前的水平。然而,大多數國家仍落后于歷史進步水平。2023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 40% 以上的人口接入了主電網。2023 年,電網和微電網為 400 多萬戶新增家庭提供了電力供應。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監(jiān)管框架以促進這些項目的融資和實施,微電網市場一直在增長。尼日利亞和烏干達等國家已獲準和注冊的微電網許可證數量以及接入微電網的客戶數量都在加速增長。根據該地區(qū)的計劃項目和許可證,我們估計這一趨勢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繼續(xù)加速。
太陽能家庭系統(tǒng)(SHS)激增在電力供應方面也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到 2023 年,這一比例將達到該地區(qū)新增總連接數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GOGLA 的數據,盡管宏觀經濟環(huán)境充滿挑戰(zhàn),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 SHS 銷售額在 2022 年實現了 54% 的驚人增長后,在 2023 年增長了 3%。雖然東非較成熟市場的銷售額略有下降,但西非市場在尼日利亞的推動下持續(xù)增長,以及南部非洲創(chuàng)紀錄的銷售額抵消了這一下降。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判斷,到 2023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約有 4300 萬人(占總人口的 4%)可以使用 SHS,另外還有 3000 萬人使用 SHS 作為備用電力來源。尼日利亞、南非和安哥拉的備用 SHS 市場最近出現大幅增長,這些地區(qū)的停電和可靠性問題迫使許多居民依靠備用柴油和汽油發(fā)電機或 SHS 來彌補電力短缺。雖然非洲的 SHS 銷售繼續(xù)增長,但其他地區(qū)的市場在 2023 年出現下滑。在發(fā)展中亞洲,由于電網連通性的提高和并網太陽能系統(tǒng)的使用,SHS 的銷售在 2023 年繼續(xù)下降。
2024 年前幾個月的數據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新的家庭電網連接率將保持在 2023 年的水平。與此同時,最近的分析表明,2024 年微電網連接數量將創(chuàng)下紀錄。相反,最近發(fā)布的2024 年上半年GOGLA數據表明,今年全球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SHS 銷售額可能會低于 2023 年的高點,但作為全球最大市場的東非正在恢復增長。
大多數國家在 2030 年實現全民用電目標的進展仍遠遠落后于所需水平,如果不采取進一步行動,到本世紀末,全球仍有約 6.45 億人無法獲得電力。與前幾年相比,新措施和創(chuàng)新最近改善了長期前景,約三分之一無法獲得電力的人口生活在最近對其電力獲取模式實施積極變革的國家。然而,挑戰(zhàn)依然存在,包括獲得可負擔的商業(yè)融資的機會有限、難以為“較小”項目撥付資金、債務負擔不斷增加以及海外發(fā)展援助預算的競爭需求。重新承諾為能源獲取提供資金對于確保能源獲取工作繼續(xù)取得進展至關重要,應在為發(fā)展中國家調動更多氣候和優(yōu)惠資金的更廣泛背景下考慮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