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記者從特嗨氫能檢測線上發(fā)布會上獲悉,我國首個氫能產品全鏈條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特嗨氫能檢測正式對外開放,將通過產學研用合作,加速推動氫能上下游產業(yè)鏈高質量發(fā)展。
12月30日,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馳科技)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chuàng)新中心(以下簡稱:國汽智聯)共同開發(fā)的搭載L4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氫燃料電池重卡完成道路測試。
12月28日,中國石化在北京正式發(fā)布《中國能源展望2060》,報告提出2040年以后天然氣被電和氫能替代。無獨有偶,在近一個月前,中國石油也在一次會議中對氫能表達了期待,認為電力、氫能逐漸成為終端用能主體。
中國領先的燃料電池系統(tǒng)制造商──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億華通」或「公司」,股份代號:2402),今天宣布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
12月28日,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聯合成都軌道集團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四川成都正式下線,車輛采用“復興號”關鍵核心技術,四輛編組,最高時速160公里,內置“氫能動力”系統(tǒng),可實現600公里超長續(xù)航。
近日,中聯重科在新能源產品及智慧工地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3款氫能關鍵零部件,特別是開發(fā)出國內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45MPa氫氣液驅活塞壓縮機,一舉打破了國際壟斷,這是氫能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的新進展,有利于我國氫能產業(yè)的自主可控發(fā)展。
12月25日,我國單套最大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產,該裝置是中國石化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的核心設備。該項目配套的光伏工程已同步并網發(fā)電,投產后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
12月25日,我國單套最大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產,該裝置是中國石化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的核心設備。該項目配套的光伏工程已同步并網發(fā)電,投產后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fā)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制造的堿性電解槽將在2025年~2030年間在全球市場暢銷。
12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能源局發(fā)布通知稱,將由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公司實施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二期、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
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鞏寧峰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全球清潔能源科技創(chuàng)新博覽會全球清潔能源 E6 峰會(城市能源大會)發(fā)表題為更安全的加氫站,更創(chuàng)新的氫能裝備,助力城市能源轉型的演說。
根據成都日報,由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維榮領銜團隊研制的國內首列時速160公里的氫能源市域動車 ,即將于本月底在成都發(fā)布亮相。
近日,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50萬噸/年離網型風光制氫合成綠氨技術示范項目風光制氫一體化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含申報方案)編制服務采購公示。
憑借在燃料電池行業(yè)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經驗,驥翀氫能對行業(yè)形成了深入洞察和清晰判斷,堅信氫能源能夠作為支柱性產業(yè),帶動國家產業(yè)升級。基于這一判斷,驥翀氫能首先攻克研發(fā)難題,以研發(fā)實力作為“本手”,打好“棋盤”基礎,同時在行業(yè)“黎明”到來前夕,運籌帷幄,創(chuàng)造性進行產業(yè)布局,以一招“妙手”鎖定勝局。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0日報道,“這是制定到2050年實現脫碳目標以來,最先著手的正式項目?!?0月中旬,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世界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旗下的煉鐵廠,公司創(chuàng)始人拉克希米·米塔爾高聲宣布道。
中國氫能新聞,氫能,氫能源,氫能源電池,氫能網,氫能燃料電池,加氫站,制氫,氫能汽車,氫燃料客車,儲氫